专家团队
沈胜强,男,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双液滴间距对低速撞击超疏水管壁的动态特性影响研究等多篇科技论文;拥有一种管式降膜喷淋装置、一种利用核能的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承担国家科技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承担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是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曾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赵军 东北财经大学MBA,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辽宁省环境治理工程管理与技术专家、环境科研领域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环保系统科研体制改革先进典型。曾荣获全国环保科技先进工作者、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直机关“五一”奖章、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辽宁省环保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为辽宁省的环保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 徐明恺研究员,长期致力免疫抗肿瘤生物创新药开发、新型疫苗和生物佐剂研制、农药面源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开发、畜禽和水产无抗生素养殖技术产品开发、养殖业和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产品的开发、新型微塑料污染物环境毒理效应等研究工作。团队成员具有“香江学者”、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沈阳市第一批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团队承担并完成国家“973”、“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A专项、及省市地方项目共计40多项,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71项,授权22项,发表科技论文149篇,其中SCI论文61篇。 |
| 巩宗强研究员,长期从事污染土壤修复用微生物菌剂的研发与示范推广,曾经承担国家及生态环境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等重要课题,筛选获得了大量微生物菌剂,建立了微生物菌剂的固定化方法,在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沈抚灌区污染农田上进行了修复示范,建立了地方标准,相关成果获得环保科技进步奖及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目前团队正在开展畜禽养殖场地抗生素降解菌剂筛选与应用研究。 |
| 刘岩峰教授,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离子通道靶点的创新蛋白质生物药物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蛋白质分离纯化、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创新蛋白质生物药物开发,基于离子通道靶点的药物作用机理。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沈阳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一项,,沈阳药科大学科研专项基金中青年教师长期培养基金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6本,授权专利5项。 |
![]() | 王超博士,中国化学会会员;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会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等,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与到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中。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磁学、表界面性质的研究;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多功能影像探针研究中的应用;无机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催化氧化,环境污染物、肿瘤标志物等重要生物分子检测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